●文章授权转载自公众号【看见泸州】9月3日,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。14年浴血奋战,3500多万同胞伤亡,74年前的这一天,终于迎来中华民族的胜利。如今,硝烟散去,可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不能忘,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不敢忘。今天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勿忘历史,吾辈自强!
抗战中作为后方的泸州,在承受着日军肆掠的轰炸的同时,抢修川滇公路、蓝田机场,开辟驼峰航线,修建23兵工厂,协助西南联大迁校叙永,蓝田兵站运送出国10万远征军,集散盟国援华物资,设置后方医院救护伤病员……泸州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。
今天,让我们来回顾泸州蓝田机场(泸州老机场)那段光荣历史。蓝田机场驼峰航线主力机场
1941年,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时期:日军切断了从越南、缅甸等地至中国的船舶、铁路和公路运输;苏联忙于卫国战争,致使经过新疆的进出口通道名存实亡。中国已无法进口战争所需的物资。
应中国政府的要求,以及美国有识之士的建议,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2年4月正式通知中国:同意开辟中印空中航线,直到战争结束。经过勘察试飞,当时的航线只能从印度的阿萨姆邦地亚、汀江,缅甸的密支那至中国的昆明、宜宾、泸州、重庆。这就是著名的“驼峰航线”。
从1942年开始,泸州先后建设了合江菜坝机场和蓝田机场。1942年9月,合江菜坝机场动工,占地的700亩,动用民工6500人,10个月后竣工。解放后,这个机场改为开垦农场。
蓝田机场的建设速度则非常惊人,仅用了3个月时间。1945年3月调集泸县、富顺、隆昌、江津、合江、荣昌、叙永、纳溪民工8万人,完成土方90万立方米,铺砌石方13.78万立方米,跑道2200米,机堡13个。6月1日,第一架C-53型运输机载17吨物资从印度汀江直航泸州后,蓝田机场开始日夜通航。运输机从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直飞泸州,保障抗战的物资供应。
2005年8月23日,当年的美国飞虎队队员克里斯多夫•罗伯特重返蓝田机场时回忆说,那时的机场跑道很短、很窄,但已是大后方最好的机场了。机场在短短3个月内就建成,这在航空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迹。
蓝田机场尽管建成较晚,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很快成为了驼峰飞行主要使用的3个机场之一,另外两个为印度东北部的汀江机场、昆明巫家坝机场。而且“驼峰航线”最后一个航班也是从泸州出发的,但执行任务的飞机不幸失事。飞虎队老战士、航线亲历者陆元斌老人回忆说:“驼峰空运的最后一个航班也没有闯过鬼门关。那是1945年11月,一架飞机从丁江运器材到泸州,在返程时刚飞不久就摔了。”
74年
曾经的睡狮早已苏醒
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
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
历经苦难
我们铭记历史、珍惜和平
展望未来
我们坚持正义、维护和平
历史
也永远宣示着这样的铁律:
正义必胜!
和平必胜!
人民必胜!
勿忘历史,珍爱和平!